2023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致力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普惠金融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等方面的作用。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
近日,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简称《通知》),助力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环境、社会、治理)专项报告编制工作。《通知》的目的是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编制ESG报告提供建议与参考,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简称《指标体系》)作...
2023年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印发并施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重启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三个月前,在生态环境部气候司针对该文公开征求意见时,我们曾对征求意见稿作出全面解读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值此办法正式出台之...
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全世界宣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三年来,中国政府积极稳妥开展“双碳”工作,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2020年9月22日,中国向全世界宣示,将力争于20...
作者:陈瀚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期间形成了458项成果,包括国际合作倡议、双边和多边合作成果、务实合作项目等。十年间,绿色逐渐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多方面取得显...
自21世纪10年代以来,面对财政吃紧的状况以及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英国文化部通过改变绩效评价指标的方式引导英国博物馆关注观众消费。其中,不列颠博物馆成功地实现了以“博物馆”为中心的传统运营策略向以“观众”为中心的新型运营策略的转变,增强了博物馆自身的资金获取能力,从而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转型...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13日上午正式闭幕。全国两会明确了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总方向,再次强调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总基调,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今年工作重点任务的阐述来看,2023年要突出发挥绿色金融在支持扩大内需、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乡村振兴与支持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报告全面回顾2022年中国的全国碳市场与地方试点碳市场的交易情况与政策进展,并结合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我国碳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2022年,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步伐稳中有进,工作重点集中于数据质量治理体系与碳配额分配方案的完善,并未急于开展行业范围的扩容,也未增加参与主体类别...
    2022年,我国在碳账户领域的探索实践步入活跃期,不少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平台纷纷布局试水碳账户,已在运营中的部分碳账户平台则在现有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体系完善和多元化创新,积极探索以碳账户作为绿色金融授信的数据支撑,推出覆盖面更广的绿色金融产品。2022年12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
在全球共识最强的气候变化领域,未来的储能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等都是新的增长点。如何将这些技术转化为企业的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负担,如何促进而不是阻碍经济增长,是我们在2024年需要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2024年的经济增长趋势正逐渐明朗。在这一背景下,清洁能源与经济增长的结...
2023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给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和挑战。本月底,各国领导人将汇聚阿联酋迪拜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会议期间,各方将进行《巴黎协定》以来的首次全球...
11月21日,由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丽泽商务区管委会、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金融发展(丽泽)年会2023碳中和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市场化碳定价机制前瞻”的主题演讲。雷曜针对如何在当前的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下,做好绿色...
碳普惠机制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全民参与碳减排,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在说明碳普惠机制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对目前碳普惠发展现状进行梳理,结合碳普惠发展存在的挑战提出政策建议,为碳普惠机制的发展提供新思路。一、碳普惠机制的定义和运行方式(一)碳普惠机制的定义碳普惠机制...
2023年开年以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连续发布多条文件通知,并要求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申报推荐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基础设施REITs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4月,我国公募REITs市场已有27个上市标的,包含3只仓储物流类产品。本文从仓储物流REITs的发展现状出发,...
绿色餐饮是指在提供美味佳肴、确保所提供的菜肴绿色、环保、营养和健康的同时,保证食品供应链的绿色化,即从原料采购、菜食加工、销售服务到废物处理实现各环节绿色化。通过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实践,可以减少餐饮行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绿色餐饮的政策与实践进行梳理,以此为基...
2023年3月4日和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国2022年与绿色金融、低碳发展等相关政策进展进行了总结。例如采取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93.4%,开展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基本...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与绿色转型进行了全面的系统性论述,提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绿色金融大有可为。在助力绿色...